11月28日,全国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板鞋竞速男女混合4×100米项目在海南三亚技师学院举行,由丽水学院学生组成的浙江队员成功进入复赛。在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该校运动员曾在该项目获得金牌,实现我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也是我省在运动会上取得的唯一竞赛项目一等奖。
本届运动会,丽水学院共派出118名运动员,占了浙江运动员总人数的58.1%,参加民族健身操、射弩、秋千(女队)、高脚竞速、龙舟、押加(男队)、板鞋竞速7个竞赛项目和蹴石磉、稳凳、趴趴凳3个表演项目的角逐。本届运动会上,龙舟队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拿到五个三等奖,超过既定目标4块奖牌。”丽水队领队蓝七妹说。
今年是学校第十次派出运动员代表浙江参赛,“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之前,浙江代表团的绝大部分队员都是由丽水学院学生组成,后来逐渐扩大其他地市队员比例,但丽水学院的队员数量、参赛项目一直占据半数以上。”丽水学院退休教授赵理强说。
赵理强是丽水学院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人物。1976年,从丽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丽水学院前身)担任专职体育教师。数年间,他挖掘和发展具有畲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改进了稳凳抄杠、踩石磉、打尺寸等十余种传统体育项目,还编制了《民族传统体育教程》。
有了传统体育项目,如何传承?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了龙舟运动、畲族体育等与传统体育相关课程,主要教授高脚、板鞋、秋千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和稳凳,摇锅等表演项目。“这些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课,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意愿自由选择。”体育教育系党支部书记阎朝兵说,每个项目每学期设6到10个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设的班级最多,每学期12个左右。”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龙舟运动,畲族体育这三项课程是浙江省省级一流课程。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将传统体育项目列入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摇锅、板鞋竞速,因为很刺激,很好玩。”丽水学院学生吴嵩山说。此外,学生还会自发组织与传统体育相关的社团,龙舟社团就是其中之一。“参加本届运动会的浙江龙舟队成员基本上都是学校大一到大三的同学,以校龙舟社团为基础,纳入了部分新成员。”阎朝兵是龙舟队教练。
本报记者 高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