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报数字报纸

2024年11月29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8

体坛报B4 拱墅:依托体育赛事撬动区域新发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体坛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拱墅:依托体育赛事撬动区域新发展

本周六,2024年FIH女子曲棍球世界超级联赛(中国站)将在杭州市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又称“杭州伞”)开赛,为期6天的赛事中,中国、英国和比利时3支参赛队将通过激烈角逐,获取更高赛事积分。这是国际顶级曲棍球赛事首次来到杭州,也是拱墅区今年最为重磅的赛事。

2024年是杭州的“后亚运元年”也是杭州“赛会之城”建设的启幕之年,拱墅区立足自身特点,各类赛事项目走出一条撬动区域大发展的独特之路。

让项目“留”下来

曲棍球,这项源始于十九世纪英国的运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仅局限于“听说过”。而在近两年拱墅校园的青少年群体中,这项以快速多变、细腻精准、激烈对抗著称的运动大受欢迎。而其背后的原因,则是由于亚运之风的吹拂。

亚运会期间,拱墅区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承担了曲棍球比赛项目,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在这个球场上战胜韩国队夺得冠军。而对于拱墅来说,办好亚运会的比赛并不是终点,如何用好这座场馆,依托亚运契机将曲棍球这项运动“留”在拱墅才是更重要的目标。

早在2022年,拱墅就启动了“曲棍球运动进校园”计划,把推广普及曲棍球运动作为体教融合新载体。在去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国际曲棍球发展训练基地”也落户拱墅,为这项运动在这里得到更好、更全面且更专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拱墅设立曲棍球运动试点学校16所,举办了3次青少年的校际联赛。今年8月,拱墅曲棍球小运动员斩获了U10的全国亚军。拱墅区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邓涛向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曲棍球这一项目已经在拱墅开始“生根发芽”。

“除了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推广普及,今年拱墅还相继举办了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全国男子曲棍球联赛,还有包括即将到来的女子曲棍球世界超级联赛,这一系列的赛事让曲棍球这项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同时也让我们的亚运场馆在后亚运时代得到充分利用,将拱墅与曲棍球紧密结合起来。”

而除了曲棍球外,拱墅在亚运期间还举办了霹雳舞、电竞等赛事,在今年还通过诸如浙江省街舞超级联赛、中国电竞产业大会、拱墅区职工电竞赛等一系列大赛大会,让这些运动都深深烙下“拱墅印记”。

让百姓“动”起来

今年9月至11月,拱墅举办第一届全民运动会。持续三个月的赛事,共设10个大项,32个小项,吸引了各街道、各单位的代表队积极参与。2024年截至11月,该区开展群体赛事活动938场,在全区范围内持续掀起着全民健身的热潮。

拱墅是否有能力、有场地承载群众的健身热情?对此,邓涛信心十足。

拱墅区共有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拱墅运河体育公园曲棍球场、拱墅区体育中心体育场、拱墅区体育中心体育馆、中国杭州电竞中心等8个体育场馆。2024年截至11月,拱墅区8座体育场馆共举办赛事活动189场,并在法定节假日和全民健身日免费向公众开放,累计辐射周边群众达248.87万人次。邓涛介绍,除了大型场馆,从2022年开始,拱墅就聚焦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以多种方式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发力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11月,全区共建成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项目880片,总面积超17万平方米,其中2024年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221片,面积3.6万平方米。“还包括拱墅所有的107所学校的体育场,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都已有序开放,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拱墅特色的高品质‘10分钟’健身圈。”

让经济“活”起来

纵观2024年拱墅的赛事版图,有不少赛事的举办地点并非专业体育场地,而是走进大街小巷,来到百姓身边。在国家体育总局大力号召体育赛事“进街区”“进景区”“进商圈”的背景下,拱墅区也在紧抓机遇,为区域经济发展添上一笔“赛事账”。

“例如今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杭州站),我们就将其与拱墅正在打造的长三角水上运动节结合在一起。”邓涛说,通过将长三角水上运动节与大运河运动文旅节、武林电音节相结合,推动“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跨界融合。“此外还有例如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拱墅区全民运动会三人制篮球决赛,都走进了拱墅的商圈街区,让赛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对于接下来赛事版图的打造,他表示,将结合自身特色,继续按照“引进高端赛事、培育本土赛事、活跃群众赛事”的既定目标,同时将这一目标与总局的赛事“三进”以及杭州市打造“赛会之城”的目标结合起来,希望能够贡献一些“拱墅样板”“拱墅经验”。

本报记者 谢嘉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方主页:好动网·浙江全民健身网 | 在线投稿
后援·主管主办:浙江省体育局 浙江省体育总会
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8 邮局代投代号:31-641
ICP证:浙ICP备0906299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3527号
扫描访问手机版
扫描访问手机版